首頁>資訊 >
“身懷絕技”的胡安琴阿姨 2022-06-01 13:55:01  來源:寧波市北侖區(qū)人民政府

剛到弄堂口,一陣陣竹葉的清香混合著糯米的芬芳一下子沖進鼻腔,“哇,阿姨,你這粽子也太香了,我的‘饞蟲’都被你勾起來了。”在柴橋街道蘆北社區(qū),有一位“身懷絕技”的胡安琴阿姨,在她翻飛的巧手下,筆架粽、抱子粽、狗頭粽、羊角粽……常見的、不常見的,一只只形態(tài)各異的粽子迅速成型。

胡阿姨說,在她小時候,端午節(jié)家家都要包粽子。“粽葉是剛摘的,泡在清水里。糯米清洗干凈,找一個木盆子纏上棉繩,材料備齊就可以包了。”胡安琴從十幾歲就開始跟著長輩學包粽子,這一包就是50多年。原來的粽子比較普通,一般就兩片葉子包一個,呈圓錐形,糯米里面也不摻任何東西。“有些粽子還會被串成一串,像風鈴一樣好看極了。”包好的粽子一次性下鍋,隨著柴火噼里啪啦的持續(xù)燃燒,鍋里的粽子也開始發(fā)出“咕嘟嘟”的聲響。“慢慢煮,不能急,煮完再燜一個晚上,粽子才能軟糯香甜,不放任何調料都能連吃兩個。”

除了傳統(tǒng)的堿水粽,胡阿姨說他們小時候更喜歡研究五花八門的粽子,其中筆架粽和抱子粽最受歡迎。相傳在清朝,家里有學子要上京赴考的時候,講究的人家都會給學子做筆架粽。筆架粽跟一般的粽子不同,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擱毛筆的架子。將毛筆架在粽子上,取其諧音“必中”,寓意逢考“必中”。抱子粽則是幾只粽子緊緊地“抱”在一起,從1只到5只,就像是母親與孩子的擁抱。5只的被稱為“五抱粽”,寓意五代見面,五世同堂,是人們對家庭幸福美滿的美好愿望。

隨著時代的變遷,現(xiàn)在知道這些粽子的人越來越少,特別是年輕人,更樂意去超市買款式各異、味道各異的粽子。“雖然現(xiàn)在買著很方便,但總覺得沒有自己做的有味道,家里的娃也喜歡吃,我就變著法的給他們做。”胡阿姨說。的確,留在人們記憶里的味道是不會消失的,這個味道里透著美好的童年回憶,也蘊藏著世代傳承的老底子文化。

關鍵詞: 專升本考試成績查詢 廣東專升本院校 山東省教師資格認定中心 陜西教師招聘

熱點
圖片 圖片